2025年4月24日下午,时亚洲博士在4号楼205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澳洲访学经历与科研体会”的专题分享报告,汇报其于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情况。报告内容详实,情感真挚,不仅总结了个人访学收获,也为有意申请国际交流的青年教师提供了的经验参考。学院全体教职工聆听了报告。
时亚洲博士首先对国家政策、学校和学院支持表达了感谢,尤其感谢在其访学期间,全体同事无私分担教学与学院事务。他动情地引用:“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你们在替我负重前行”,表达了对团队协作与无声奉献的深深敬意。随后,时博士详细回顾了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的申请流程与澳洲签证办理的经验,并介绍了访学的情况,包括访学单位Griffith大学信息与通信技术学院、访学导师Alan Liew教授和Shirui Pan教授、以及所在通用人工智能研究小组。

接着,时博士以“pgRNA: A physics-guided graph neural network for robust RNA 3D structure evaluation”为题,汇报了访学期间的科研进展。他提出将物理驱动的统计势模型与图神经网络深度融合,用于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精准评估,显著提升了模型在预测准确性与泛化性等方面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与物理理论交叉融合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巨大潜力。

最后,时博士向Griffith大学通用人工智能研究组的教授、博士生与访问学者表达了诚挚谢意,并特别感谢家人的支持。他还引用2024年诺贝尔奖三大奖项的研究方向—microRNA的发现、蛋白质结构预测与设计、神经网络的发展—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恰好不谋而合,表示这不仅是巧合,更是鼓舞,坚定了其将AI与物理模型结合研究生物问题的信心。他以李白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结,展望未来之路,信心满怀,意气风发。
此次专题分享不仅展示了时博士在学术探索中的坚韧与创新,也激励更多教师勇敢走出国门,探索交叉学科融合的前沿领域,为我们“双一流”建设与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