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于2025年4月30日进行大组会,全体成员和各位导师共同参加。在这次组会上,由两名研一学生和两名研二学生分别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然后老师与同学们对汇报内容进行学术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吴浩然:本次汇报了一篇文献。复杂的染色体组织目前可以通过实验技术来测量,但染色质的时空动力学仍然难以捉摸。DNA通常被分子集合覆盖,形成染色质,染色质有自己的内在结构,由称为核小体的圆柱形蛋白质复合物施加。与物理领域研究的聚合物一样,由核小体组成的染色质(本文称为染色质聚合物)也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这种结构肯定参与了不同空间尺度间长时间相关性的产生。该文献的目标是使用一个简化的(即,在某些假设下)染色质聚合物模型,通过推导表征染色质空间运动的统计量的分析结果来揭示染色质动力学的主要特征。该模型实际上是经典Rouse聚合物模型的扩展,因为它额外考虑了E-P相互作用,说明了增强子与其同源启动子之间的通信。
韦情晴:本次汇报了一篇文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CBCT-to-CT图像合成的能量引导扩散模型(EGDiff),旨在提升CBCT图像的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该方法基于DDPM扩散模型,引入了领域适应潜力函数与领域差异潜力函数,分别保留CBCT的解剖结构特征并引导合成图像接近真实CT的风格。通过将能量函数嵌入反扩散过程,模型在无监督设置下实现了高质量的sCT生成。实验在胸部肿瘤数据集上进行,与多种主流GAN及扩散模型对比,EGDiff在SSIM、MAE、PSNR和NCC等指标上均取得最优表现,展示出其在自适应放疗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杨虎:本次汇报了一篇文献。RNA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分子,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RNA的结构和功能,不仅揭示其在遗传信息传递、基因调控和催化反应中的多样化角色,也为理解生命起源和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结构研究:RNA由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尿嘧啶(U)构成,通过特定的碱基配对(A-U、G-C和G-U)形成二级结构,如发夹和茎环。这些二级结构是其功能的结构基础,并进一步折叠形成更复杂的三级结构。RNA分子中的多分支环结构是连接不同螺旋区域的关键部位,多分支环中分支之间的角度分布反映了局部结构的空间构象特征;准确预测这些角度的相对大小关系对于理解RNA的折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张春焕:本次汇报了一篇文献。阿片类药物成瘾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尤其是在美国,阿片类药物过量导致死亡的人数居高不下,但接受药物辅助治疗的只有少数。由于阿片类药物成瘾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深入理解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对于开发新的治疗靶点至关重要。 近年来,多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识别了一些与阿片类药物成瘾相关的基因变异和表达失调。然而,这些基因并非独立作用,而是通过复杂的网络相互影响。因此,本研究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整合了GWAS数据以及来自阿片类药物过量死亡个体的背外侧前额叶皮质(allPFC)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表观遗传学数据。通过网络分析,识别高度互联的基因网络,揭示潜在的生物学通路,并寻找新的药物靶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可以发现与阿片类药物成瘾相关的基因网络,并识别出可能对药物再利用和未来药物发现有贡献的关键基因。这一多组学整合方法不仅揭示了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潜在生物学机制,还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